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4篇
  免费   1503篇
  国内免费   2234篇
测绘学   1196篇
大气科学   1105篇
地球物理   1276篇
地质学   3894篇
海洋学   1130篇
天文学   116篇
综合类   662篇
自然地理   942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443篇
  2021年   521篇
  2020年   401篇
  2019年   485篇
  2018年   466篇
  2017年   475篇
  2016年   431篇
  2015年   443篇
  2014年   529篇
  2013年   580篇
  2012年   561篇
  2011年   583篇
  2010年   525篇
  2009年   486篇
  2008年   464篇
  2007年   412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981.
As early as in the 1980s, Chinese scientists hadfirst proposed that there exits two summer monsoonsystems in Asia, namely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EASM) and the Indian summer monsoon(ISM)[1-4]. The two monsoon systems are quite dif-ferent in characteristics. Since then, such issue andconclusion had been documented and approved by alot of studie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and was appliedin the guidelin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experiment (SCSMEX), which was undertak…  相似文献   
982.
青藏高原东缘构造演化的SHRIMP锆石U-Pb年代学框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青藏高原东缘一直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吸收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变形的调节带。本文所获得的最新SHRIMP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东缘具有更加复杂的地质历史。测年结果表明,高原东缘最古老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形成于古元古代(2401~1912Ma)。这一古老基底首先受到中元古代构造热事件(1361~1040Ma)的影响,随后受到新元古代与弧岩浆活动有关构造热事件(791~817Ma)的强烈改造。松潘—甘孜复理石杂岩的基底是亲洋壳型的,形成于晚新元古代的大陆裂解作用(681~655Ma)。高原东缘的前寒武纪微地块可能是由这次裂解作用从扬子或青藏地块拉裂出去形成的。这些微陆块先增生拼贴于东冈瓦纳大陆、然后又从中裂离,并最终卷入高原东缘的特提斯构造演化过程中。伴随东冈瓦纳大陆裂解,高原东缘古特提斯洋于石炭纪至二叠纪早期拉开(328~292Ma),经早中生代弧-陆碰撞作用闭合(224~213Ma)。中侏罗世这一地区发育显著的构造岩浆活动(175Ma),但其动力学背景仍不十分清楚。晚白垩世岩浆活动(97Ma)可能是印度板块初始俯冲阶段的产物。新生代岩浆作用(18Ma)与陆-陆碰导致的大规模走滑断层作用所引起的同熔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83.
曾涛  杨武年  郭强  简季 《测绘科学》2006,31(3):140-142
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是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是空间基础数据。本文对我国中小城市空间基础地理信息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中小城市的规划和勘测部门在空间基础地理建设中主要存在数据形式多样、标准不统一和更新不力等问题,对此提出了一些关于数据库建设和数据更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984.
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历经10余年的发展建设,在服务国土资源管理决策和信息社会化需求方面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信息资源整合建设实践,系统地阐述了网站的整合目标、原则、分类体系,着重介绍了系统架构、实现方法与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985.
在对多波束测深常用声线跟踪算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声线跟踪算法,即沿声线传播的圆弧路径进行积分来求取层内的平均声速,进而推导了严密的多波束测深波束脚印位置的计算公式。理论推导表明,常用的声线跟踪算法的平均声速是将声线的圆弧传播路径当作对应弧段弦时的改进算法平均声速的近似解。实验表明,改进的声线跟踪算法比常用的声线跟踪算法更严密。  相似文献   
986.
基于新的区域电离层模型SEID,结合大范围近实时气象反演的特点对该模型构建方法进行了一定发展,提出了一套基于双频参考站网的GNSS单频接收机大范围近实时气象监测网解数据处理策略,并利用山西CORS网及周边多个IGS站连续一周的实测数据,对在不同范围参考网内应用该策略实现单频接收机近实时气象反演的精度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山西省内249km以下的参考网,利用网内单频接收机能够满足区域近实时1~2mm精度PWV的反演要求。  相似文献   
987.
空间线群目标相似度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空间线群目标的空间统计特征为基础,对线群目标的空间关系和几何特征进行了描述。利用拓扑关系概念邻域图定义线群之间的拓扑关系相似度,利用方向均值定义线群之间的方向关系相似度以及利用"环形方差"定义线群目标之间的距离相似度。结合线群的长度和平均长度、线群密度及线群曲折度,建立了线群目标相似度计算模型,对线群目标相似度进行了整体度量。实验结果表明,相似度计算结果与地物特征比较一致,符合人们的直观认知。  相似文献   
988.
秦涛  陈刚 《测绘》2012,(3):127-130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测量项目中测绘资料应用与管理的矛盾,基于Lucene全文检索引擎,利用Preparators插件技术,开发了更新方便、查询简单、管理便捷、性能高效的测绘资料信息管理系统,有效实现了测绘资料从采集处理到查询管理整个流程的制度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989.
研究了非离子聚丙烯酰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聚合氯化铝等絮凝剂对马海盐湖泥湖高不溶物矿浆的絮凝沉降效果,给出了研究结果。此项研究对高不溶物可溶盐矿物母液的回收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0.
Based on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of 20 stations in the Hengduan Mountains region during 1961-2009, the annu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was analyz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enman-Monteith model. With the method of Spline interpolation under ArcGI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was presented to research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an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discuss the domin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n-nual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showed a decreasing tendency since the 1960s, especially from the 1980s to 1990s, while it showed an increasing tendency since 2000. Regional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showed a rate of -0.17 mm a?1.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in north, middle and south of the Hengduan Mountains exhibited decreasing trends over the studied period, and its regional trend was on the decline from southwest to northea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